我国创业宏观环境分析

  • 时间: 2013-04-08 11:24:47
  • 来源: 时律衡
  • 点击率: 13722

  宏观环境又称总体环境,是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宏观经济、社会自然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但影响巨大且难以控制。创业者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搜集、监测、预测和评估那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预期宏观环境中的变化和趋势,识别创业面临的机会及威胁,并作出适应性战略调整。

 

  1、政治法律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局基本稳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创业扶植力度越来越大,创业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党的 “十七大”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从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强化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创业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着手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随后,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形成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和载体,建立创业服务担保体系,成立产权交易市场和深证创业板资本市场,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这些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新企业的创建,但在退出机制、税收制度、扶持领域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产业政策的变化可能对企业实施限价或限产等强制性政策,严重影响相关企业的资金、生产、销售计划和流程,甚至使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针对创业的发展困境,我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立法的层面上为我国创业提供有力保障,为创业营造出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相继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创业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为全面促进我国创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保障,但我国创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出台一部专业针对创业的法律,基本法律过于简化,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备,对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管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的发展。随着创业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和环保法、质量法、劳动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创业活动如果违背法律的规定,创业者和企业将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陷入生存危机。

 

  2、宏观经济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全社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善,为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和环境的约束与压力明显增大,过去几十年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消失,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企业发展模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战略转型压力。但我国宏观调控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创造了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强化了重点产业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秩序,促进了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的跟进配套,为广大企业顺利转型,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提供了重要机遇。为了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创业者应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灵活性顺应宏观调控的方向,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抓住战略机遇迅速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

 

  3、社会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了社会结构转型过程发生较大的波动,实现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平稳过渡。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带动社会结构转型的加快,我国社会分化趋势加剧,利益的多元化变化明显,不同利益诉求的相互冲突和博弈加剧,政策扶持效果不理想,社会服务环境仍处于不完善阶段。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可以进行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创业。但洪涝灾害和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业的部分资源获取成本,并对部分企业的生存构成一定的威胁。

 

  4、科学技术环境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方针的逐步实施,必将从整体上深刻改变企业的科技环境,加速社会的技术创新,推动社会技术转移和现存产业的变迁。但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且缺少固定的科技成果展示和技术产权交易等场所,导致创业者难以获取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替代品的出现,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最终很可能因缺少产品竞争力而面临淘汰。所以,创业者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应该根据企业及所处行业的性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因科技环境不良造成的经营困境。

  总体看来,我国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创业环境还不够成熟,创业环境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较大。但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的创业环境总体较好,特别是在市场开放程度、研究开发转移、社会文化规范、政府政策和政府项目以及有形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但社会诚信度、金融支持、创业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和商务环境等领域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