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创业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 时间: 2013-04-09 09:34:21
  • 来源: 时律衡
  • 点击率: 9217

  创业初期,企业的技术、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创业者可以通过独立创业自由展示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按照个人意愿实现创业理想和抱负。这个阶段,创业者是创建新企业、管理企业运作并承担创业风险的主体,他对企业的稳定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成长,面对日益复杂的创业环境,单凭创业者的一己之力难以支撑企业的高速运转。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团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管理经营、应变能力,有利于企业摆脱困境实现成功,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独立创业逐渐被团队创业所取代。企业成熟后,企业创始人可以退居幕后,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但原有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建立的企业文化将一直影响企业的成长,不会因为职业经理人的更换而轻易改变。创业团队的组建是创业者的重要任务,不同类型的企业所需的团队不一样,创建步骤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概括来讲,大致遵循以下组建程序:

 

  1、团队规划

 

  团队规划就是对创业工作进行整体分析,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责任、性质及创业团队成员应具备的条件。工作分析的结果为岗位说明书,为团队成员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提供依据。合理的团队规划,不仅有利于团队创建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为创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创业要想做强做大,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团队规划意识,从企业的规模、业务定位、发展计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将长期、中期、短期团队规划相结合,常规性与应急性团队管理规划相结合,以使这种规划保持一定的弹性,适应创业战略管理的需要。

  团队规划可由创业者自己设计或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人专职进行,也可采取团队规划外包的方式,创业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组合使用。创业者自己设计或设立专人专职的优点在于对企业团队状况、政策制度、企业文化等影响团队工作开展的因素把握较为准确,制定的团队规划较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发团队问题。而团队规划外包方式可以使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产品业务上,不用在一些细节上花去太多时间和精力。团队规划外包服务一般只能帮助企业完成招聘、培训等工作,难以全面满足企业提升核心创业能力的需求。

 

  2、成员选择

 

  为了减少创业初期的运作成本、最大比例的分享成果,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应在保证企业能高效运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一般而言,创业团队规模控制在2—12人之间最佳。创业团队规模过小无法实现团队的功能和优势,过大则可能带来更多的冲突,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和决策效率,从而影响创业的绩效。

  不管组建什么规模的创业团队,创业者不仅仅要考虑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考虑成员之间在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性及协作性,以更好地将员工的个人技能融入到创业团队中,保持创业团队的稳定,

  不同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核心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勇于担责、心胸博大、宽厚待人、善于沟通等特质,能够共同为实现团队的愿景和目标而奋斗。在团队成员选择过程中,除了需要遵循以上原则之外,还应注意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3、调整融合

 

  创业团队并非一经组建便完美无缺,很多时候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团队的运作,团队组建时在人员匹配、制度设计、职权划分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会逐渐暴露出来,某些关系的不协调将导致冲突发生。冲突可分为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两大类。面对团队冲突,创业者应及时进行进行调整融合,否则很可能导致创业团队解体和企业的崩溃。对于认知冲突,创业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的交流、坦诚的沟通和适当的激励措施,整合团队成员的不同技术和能力,改善决策质量和执行效果,提高团队责任感和团队绩效。当团队成员的能力与素质可能和企业发展不相匹配时,创业者需要考虑对其进行岗位调整或业务培训。对于情感冲突,创业者应理性判断它对团队有效性、决策质量、决策执行和团队绩效的影响程度,及时通过沟通与协调等方法培养强化团队精神,提升团队士气。如果冲突难以协调,可能会导致创业团队决策失效,甚至引发团队分裂和解散,创业者应果断地更换团队成员,吸纳真正完美匹配的人员到创业团队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