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 时间: 2013-04-09 09:32:41
  • 来源: 时律衡
  • 点击率: 9064

  1、明确目的

 

  创业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融资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创业者需要抓住每个融资机会。虽然资金不足会影响创业的正常运行,但超过创业真实需求的资金,往往会增加创业的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从而影响创业的战略决策和未来收益。一般说来,创业的融资需求主要基于创新、生存、周转、扩张等几个方面。

 

  2、建立信用

 

  信用,是指创业者长时间履行承诺而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已经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但资金融通存在一定风险,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获得利息收入,授信者通常只对通过资信评估的受信主体才进行授信。创业者需要借助各种信用形式筹措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为了积累信用,创业者在不断扩大人脉圈子的同时,还应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在人脉圈子中建立起诚实守信的正面口碑。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利于创业者和企业的融资;反之,则会加大融资难度,提高融资成本。

 

  3、调配力量

 

  大多数创业组织规模小、利润少、资金链脆弱、生存危机时刻存在,生存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同时,由于创业组织股权结构相对简单,财务一般由创业者单线控制。而创业者往往不是专门的财务人员,聘请的财务人员素质也较低,普遍存在重市场轻财务、重融资轻管理的现象,致使创业组织财务管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计划、决策、控制等职能。即使融资成功,也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股东利益受损风险和违法风险。随着财务脆弱性的加剧和违法性的暴露,极易引致破产或法律制裁。

  为此,创业者应当尽量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融资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对融资信息的收集、融资活动的协调、融资成本的控制以及融资质量的促进。财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会计制度,保持会计记录的准确完整;建立健全职务分离制度,尽量分离记账、出纳、保管等不相容职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维护资产安全;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权责。随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也将随之提升。

 

  4、收集资料

 

  面对复杂多变的融资环境,创业者融资决策必须具有超前预见性,才能实现融资决策的效益性、合理性、及时性和合法性。为此,企业应建立必要的融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各种融资决策相关信息。诸如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利率、汇率、评信机构和股票分析家的反应等方面。资料收集力求完整、准确。对必需的而不易取得的资料,可通过间接方法来测算,如抽样测算、比例测算等。所收集的资料除应注意系统地积累外,还应进行必要的审查、整理和分析,使资料在时间间隔、覆盖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致,并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及时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