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创业战略选定并购目标市场

  • 时间: 2013-04-09 12:39:41
  • 来源: 时律衡
  • 点击率: 9460

  企业决定实施并购战略之后,需要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选定目标市场。

 

  1、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并购活动是在市场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购实施前需要着重考虑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

  政治因素泛指那些对并购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政治活动、重大经济政策的发展计划以及政府的法令、政治措施等。近年来,政治形势的变化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或区域,其并购绩效相对较好;而国家强制发展的产业或区域,并购绩效会受到不利影响。如,“十二五”期间,我国鼓励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的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法律是政府管理企业的一种手段,全球的大部分国家,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受监管的经济体。影响企业并购战略性决策的法律因素有很多方面,如法律规范、国家司法执法机关、企业的法律意识、国际法所规定的国际法律环境、目标国的国内法律环境等。

  经济因素是指影响企业并购活动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居民收入、消费者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并购方除了要关注宏观经济周期及行业景气状态外,还要了解准备进入行业的结构特性、发展前景、竞争程度、市场状况、进入壁垒的高度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诸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等。它们的存在和作用是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般而言,企业并购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各利益相关方将从各个方面对并购实施影响。企业在实施并购前,应慎重考虑并购的社会影响,并制定相关预案,避免并购失败等因素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2、内部资源分析

 

  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并购背景下的企业资源具有可获得性、专用性、可转移性、可复用性、兼容性等特性,而各类资源因其特性的差异对产业和区域选择存在不同的偏好。在每一宗并购交易实施前,并购方需要分析企业内各业务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状况水平及其所处市场的战略重要性程度,从创业战略定位出发识别出战略资源及其需求,结合资源特性及其偏好,确定可行的并购方向选择方案。

  总体而言,企业并购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创业战略,量力而行。切忌轻易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需要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则要在长期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以便并购成功后能尽快实现行业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并购方还要审慎考察自身的管理能力,确定在什么领域及多大规模能发挥出最大的管理优势。同时,需要准确判断目前的经济实力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目标公司的收购价金和整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