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重组,知时识务

-- 通过企业重组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能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创业优势

  • 时间: 2013-04-09 23:18:46
  • 来源: 时律衡
  • 点击率: 8641

  案例回放:


  1914年,IBM创立美国,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全球IT第一巨头,计算机主机市场占有率达70%。1981年,IBM继苹果之后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通过“快局次席战略” 迅速成为个人电脑领域的领头羊。1994年,IBM在大型计算机受到个人计算机侵蚀和个人计算机受兼容机冲击的双重压力下,获利能力逐渐衰退,股价应声挫败。为走出困境,IBM决定从硬件制造商转型为全方位服务公司,并实施重组战略。通过大幅裁员、股份回购、处置全球工厂和PC业务等手段,IBM资金利润率大幅提升,股价扶摇直上,2011年一举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科技企业。


  案例精解:


  作为反思企业盲目扩张的结果, 西方和我国许多企业分别于80年代、9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放弃一些与本行业联系不甚紧密、不符合企业长远创业战略、缺乏一定成长潜力的业务和资产,重组业务战线。企业通过重组战略在甩掉亏损包袱、盘活存量资产、消除负协同效应的同时,有利于增加现金收入、提升利润水平、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创业能力、适应环境变化。

  本案例中,IBM由于环境变化和战略决策失误,一度陷入经营困境。面对需求从零散系统转为业务解决方案、从各自独立运作转向整合的基础设施、从专属转向开放的标准、从维护信息系统运营转向更加专注于业务创新、从手工操作变为自动化和自感式方向发展的趋势,IBM果断实施战略转型。通过重组战略“变废为宝”,IBM不仅实现了咸鱼翻身和收益稳定迅速增长,而且使公司的发展变得更为均衡,更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