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解散,知进懂退

-- 企业通过解散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 时间: 2013-04-09 23:18:33
  • 来源: 时律衡
  • 点击率: 7891

  案例回放:

 

  华强塑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曾是中国塑料购物袋行业的龙头企业,职工达2万多人。由于生产原料、劳动力及电价持续上涨等原因,公司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亏损。2008年1月8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华强公司近90%的业务属于国家限制范围之列,在“限塑令”颁布后,公司长期订单数量大幅下降。虽然当地政府愿意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企业员工也极力挽留,但华强公司仍于2008年1月31日宣布解散清算,被解散员工每人补偿一个月工资,企业整体转让。2008年4月18日,华强公司部分员工及其他投资者成立惠强塑业发展有限公司,筹资购买华强公司部分资产,招聘原华强部分职工开始生产加厚、可降解环保型的塑料袋。

 

  案例精解: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如同自然人生命体一样,有着产生、成长、衰老、直至终止的自然过程。当企业处于发展困境或管理僵局,正常经营难以创造利润时,企业通过解散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实现创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终止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它对企业的出资人、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体将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在终止之前要对各种相关利益进行清算,将企业与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归于消灭,否则将影响社会生活的平稳秩序。因此,法律赋予了企业解散一定的自由权利,但它们必须遵照法定程序进行,而不能完全任由自己意愿行事。

  本案例中,华强塑胶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设备工艺落后,如果要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袋,需要大量投资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即使转型成功,随着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企业也将面对狭小的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微薄的利润,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极大。虽受到员工的极力阻扰和政府的大力挽留,企业仍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了解散清算,以便减少损失,锁定收益。